<tt id="wi8uy"><rt id="wi8uy"></rt></tt>
<acronym id="wi8uy"><center id="wi8uy"></center></acronym>
<acronym id="wi8uy"><small id="wi8uy"></small></acronym>
<acronym id="wi8uy"></acronym>
<acronym id="wi8uy"><center id="wi8uy"></center></acronym>
<acronym id="wi8uy"><center id="wi8uy"></center></acronym>

二十年前,中國第一支電競女隊往事-前沿資訊

發布時間:2023-01-06 14:01:27
編輯:
來源:網易游戲
字體:

遠去的5Love戰隊,和她們所帶來的。

電子游戲,以及從部分競技游戲衍生的電子競技,一般會被認為是男性主導的行業。正因如此,那些在電競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女性選手或隊伍,無疑在用身體力行顛覆傳統的刻板印象,也屢屢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。

這聽起來好像近幾年才在國際上發生的事情,可是在國內,女性選手在電競賽場活躍的實際時間要更久遠。比如,早在電競行業剛剛起步的21世紀初,中國就擁有了第一支女子電競戰隊——5Love戰隊。


(資料圖片)

2002年,在北京舉辦的一場《反恐精英》(CS)比賽中,5Love作為唯一一支女子戰隊首次亮相,在上百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,打進了32強。此后,5Love又參加了包括世界電子競技大賽(WCG)在內的多項賽事。

5Love戰隊最早期的一張照片

雖然僅在一年之后,5Love就宣布將停止活動,但5Love的“幽靈”一直存在。曾經參與戰隊的女生們,不斷組建新的女隊,在各大CS賽事中活躍,甚至拿過世界冠軍。直至《反恐精英:全球攻勢》(CS:GO)代替CS,我們依然能在比賽中找到這些女性選手的身影,偶爾還能看到5Love這個名稱重新出現在賽場上。

互聯網資料難免存在缺失和斷層的現象。為了更進一步了解5Love戰隊的發展和傳承,我們采訪到了戰隊的兩位創始人:Vc(鐘旖)和Vm(鐘旎)。

Vc(上)和Vm(下)

Vc和Vm是一對雙胞胎姐妹,姐姐Vc在北京,而妹妹Vm現居廣州,如今都算是互聯網從業者。她們會用“倔強”或“強勢”等詞語形容對方, 二十多年的摸爬滾打,讓Vc和Vm都有了自稱“過來人”的資本。她們不但分享了自己對5Love這個名字的回憶,還給出了一些關于在電子競技中女性處于何種地位的見解。

一則帖子引發的血案

2000年11月,CS的1.0版本正式發售。距離被無數玩家奉為經典的CS1.6版本還要等三年,但在這三年時間里,CS火遍了國內的大街小巷,也影響到了Vc和Vm的廣西老家。

和現在比,21世紀初的娛樂手段相當匱乏,網絡和個人電腦沒那么普及,上網也不方便,更沒有智能手機,網吧便盛極一時。玩家們習慣于圍坐在網吧的小房間里,通過局域網和在座的其他人聯機對戰。

當時的游戲與網吧也尚未將未成年人拒之門外,當然還是要偷摸玩,一旦被家人發現了,少不了“被揍屁股”。據Vm回憶,網吧里“大屁股”(CRT)顯示器映出的畫面,都屬于時下流行的聯機游戲,比如《雷神之錘》《星際爭霸》和《紅色警戒》等。

21世紀初的某間網吧

《雷神之錘》是一款很吃操作的射擊游戲,而《星際爭霸》與《紅色警戒》是更吃操作的即時戰略游戲。這些游戲少說都有一兩年的歷史,玩家群體已經定型,留下的都是大神,新人很難入坑。

至少與這些游戲比起來,后來居上的CS算操作簡單的。CS流行沒多久,大多數玩家都是新手,對戰也很輕松,沒人會吃虧。再加上CS適合組隊開黑打配合,Vc和Vm更能發揮姐妹心有靈犀的合作優勢。小時候家里給她們買過“紅白機”,她們也玩過《魂斗羅》《超級瑪麗》《冒險島》之類的老游戲,自認為有一定的游戲天賦。

但CS吸引Vc和Vm的,不是只有好上手這一點。她們除學生這一身份外,還是市里的射擊運動隊員,練習過手槍射擊,見到CS這種使用“真槍實彈”對戰的游戲,就像是瞌睡碰到了枕頭般,一見如故。

她們向玩CS的“哥哥和叔叔”們請教:“這個是什么游戲?該怎么玩?”這些“哥哥和叔叔”也耐心做出解答,滿足她們的好奇心。慢慢地,姐妹兩人融入了CS的玩家圈子,順帶也進一步接觸了互聯網,在BBS論壇上和其他玩家建立了交流。

基于CS的流行程度與寬帶網絡的普及程度,國內的互聯網對戰開始興起。CS沒有天梯一類的排名制度,但是在國內的幾個主流服務器里,那些公認水平較高的玩家,總是能打出鶴立雞群般的戰績,吸引其他玩家的目光。同時,仍處于草創期的CS戰隊,也會自行組建一批CS服務器,以便擴大影響力、招納潛在的種子選手。

CS1.6的服務器列表

某一天,BBS上出現了一則討論“游戲適不適合女生”的帖子,即便在二十年前,這個議題也會激起一場白熱化的論戰。面對部分男生玩家“女生不該來玩游戲”的質疑,Vc、Vm,以及其余參與論戰的女生們,集體向男生提出約戰,并租借了一臺互聯網服務器進行對戰。

約戰多少有點年輕氣盛的意思,不過比賽結果倒是在人意料之中:男生隊慘敗。

這樣的結果給了Vc和Vm充足的信心。她們在對戰中發現,自己可能打不過那些頂尖水平的男性玩家,但面對大多數人,絕對有一戰之力。她們和網上認識、來自全國各地的幾位女玩家合作,建立了一個比較松散的組織,開始打一些線上的比賽,沒過多久就有了挑戰線下賽的野心。

這時候她們不可避免要面對的,首先是家長這一關。

家長們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成年人一樣,沒法理解“怎么打游戲還有職業”這個問題。他們也談不上支持或反對,只是給了她們建議,比如“你們在最好的年紀,在人生的黃金時代,不建議你們去做這樣的冒險”“先去讀書,好好把書讀了”之類。

不過,Vc和Vm的獨立性很強,可能也因此得到了家里的信任。由于父母工作很忙,她們從小到大互相扶持,早就養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,七歲就學會了做飯。姐妹倆練習射擊參加比賽常常出遠門,在外面也懂得如何照顧自己。

再加上因CS而結識并組到一起的這幫女生玩家,都有類似于VcVm姐妹的“倔強”個性,迫切希望通過一場線下賽證明自己。這反過來更堅定了姐妹倆的信念。

“你在一個領域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你覺得你能閃閃發光,有這樣的實力和能力的時候,你會有這樣的沖動,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。這個比賽擺在你面前,你想去打,想看看自己的實力到底是什么樣的?!?/p>

最后,Vc和Vm成功說服了父母,讓他們同意自己“嘗試”一下。

5Love和她們的“幽靈”

時值2002年,國內的電子競技環境尚處于剛起步的階段。一批贊助商組織起了全國級別的線下賽事,官方或非官方的游戲媒體也迎來了春天。

電競戰隊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,它們算是今日各大專業電競戰隊和俱樂部的雛形。盡管Vc和Vm都承認,絕大多數戰隊“既不正規也不專業”,頂多算是半職業水準,無法和現代俱樂部相提并論。

戰隊的贊助商主要是網吧,網吧老板通過贊助戰隊的方式吸引普通玩家到網吧來玩。網吧老板一般不會負責戰隊的運營事務,戰隊里的玩家往往要身兼多職,同時擔任現代戰隊中的領隊、經理、教練等角色,“相當辛苦”。辛苦歸辛苦,當時唯有找贊助商建立這樣的半桶水戰隊,才有機會拿到穩定的工資,并為比賽做好針對性的訓練。

《英雄聯盟》選手Yagao和Knight9,就都出自江西萍鄉的某個網吧戰

在5Love里,一位北京女孩就專門負責戰隊的“人事”和“公關”。她提早聯系了北京的一家網吧,得到了包吃住行、月工資與訓練場地等必要支持。

Vc和Vm抵達北京后才發現,她們聯系上的網吧其實很小,安排的訓練房間更小,“五臺機器加五個人坐進去,基本就沒地兒了”。她們的宿舍距離網吧有三公里,是一間位于地下三層的小房間,不到十平米,上下鋪,戰隊的六名女生中有四位來自外地,都在這里住下了。

好在北京的電競區位條件比較優越(早年一度優于上海),能夠組織合規的賽事與活動,電競氛圍濃厚,且基建和網絡相對發達,來自外界的信息也多。

硬件和網絡等最基本的需求齊全,Vc和Vm很容易在國內最頂尖的幾個服務器里與最頂尖的一批玩家交手,測試自己的實力,或者直接下載強隊錄像,從而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。負責“公關”的那位女生,還能通過網絡邀請一批打過世界賽的選手,向他們學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戰術。

沒過多久,5Love戰隊就開始參加一些零零散散的民間比賽。比賽多由網吧老板或企業承辦,為了顯得正規一些、提升知名度,會邀請國內的知名隊伍參賽。就連各個省的電信、網通等網絡運營商,也熱衷于辦比賽,推廣自家的寬帶網絡。

大企業贊助的賽事規模尤為宏大。比如由百事可樂贊助的“美年達杯”,雖然只在北京舉辦,卻也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多支隊伍。比“美年達”杯還正規的,是由三星贊助的WCG 2002。WCG在各省市進行預選賽,在北京打全國總決賽,最后選出前兩名參加世界比賽。此外還有CPL(職業電子競技聯盟),對那些年的CS隊伍而言,CPL的比賽地位堪比今日的ESL和Major聯賽。

5Love參加WCG 2003時拍攝的合照

大型比賽準備的冠軍獎金在2-3萬元人民幣左右,WCG的獎金更高一些,事實上也不夠整支隊伍平分,更別提拿不到冠軍的可能了。用今天的話說,包括5Love在內,大量隊伍都是在“用愛發電”。當然,蚊子腿再小也是肉,像是一些功利心很重的業余隊伍,為了確保拿到獎金,便自行拆分、排列組合成各種“分隊”參賽,正所謂“雞蛋不能裝在一個籃子里”。

在2002年,只有一些小型賽事會專門準備女子組比賽。在男女混搭的大型賽事中,5Love沒拿過冠軍,最好的成績是8強。這是因為當時國內有八支男生隊伍特別強,她們只能排到全國第九;但“因為男隊如果有發揮失常的情況下是會輸給我們的”,有時也能排到第八。

可她們沒能獲得繼續比賽的機會,因為“黃金時代”結束了。2002年“藍極速網吧縱火案”,促成了全國范圍內對網吧的管理和整頓工作,數以萬計的網吧被關閉,5Love也失去了穩定的訓練場地。

幾位女生想通過打比賽來證明實力的愿望已經得到了滿足,同時她們也明白,純打職業顯然不能當飯吃。加上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比如Vc和Vm就要回家繼續學業。于是在2003年,5Love宣布就此解散。

“非典”疫情可能也對2003年初興的電競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

說是解散,然而她們組成的松散團體依然存在。在這一年來朝夕相處榮辱與共的幾位成員之間,始終維持聯系,她們甚至吸引了更多的女性CS玩家慕名而來。她們線上CS開黑照舊,偶爾還會為了一些國內乃至國際的線下賽協調訓練。

唯一的不同,是在參賽時曾經的5Love成員不會再帶著5Love的隊名出戰,而是為了確保吃住和穩定工資,組建或加入了不同的戰隊。比賽中她們可能成為隊友甚至對手,這聽起來有點像之前一些隊伍往不同籃子里投雞蛋的伎倆。但她們有自己的一份堅持:參賽隊伍一定是僅由女生組成的女隊。

在5Love“解散”后的幾年,是中國CS電競發展的黃金時期。不只國內,世界范圍的CS女子戰隊都多了起來。戰隊的規模仍然無法和男隊與男子賽事相比,但數量和質量足夠各大CS賽事組織女子項目。

我國的女隊在世界賽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績,而這些隊伍中少不了5Love成員的身影。2005年5月的CPL世界巡回賽在西班牙舉行,當時只有17歲的5Love成員Valen(鄒璇),帶領女子戰隊Swan[5]自掏腰包出國參賽,取得了中國CS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。

Swan[5]奪冠后的合照,左三為VaLeN

可見,看似曇花一現的5Love,實則作為女子電競行業的先驅與奠基者,留下了傳承的火種,如幽靈般影響著中國的CS電競項目。

“體現女隊的價值”

“如果沒有做過這個事情的話,我們可能還在老家呆著,做著自己可能不是很喜歡的事情。至少我們從游戲的方向展開了一段新鮮的經歷,我覺得這還是個不錯的選擇?!?/p>

Vc和Vm的職業規劃也隨她們的人生閱歷發生了轉變。當網吧里的“大屁股”換成液晶屏時,姐妹倆也拿到了新聞學學位,在游戲和電競圈子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,做過解說,當過主持,直播行業興起后,她們也當過職業主播。

2014年,CS:GO國服正式上線,同期國內的CS電競項目陷入了青黃不接的低迷期。但是隨著國內的電競行業整體邁入正軌,Vc和Vm又萌生了參與其中的愿望,在工作期間騰出一些精力,延續5Love的事業。

她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適應CS:GO。CS:GO不光有著精致和華麗的畫面,在游戲性上更是等同于一次大版本更新,操作區別不大,但地圖和參數存在差異,需要重新熟悉;和國際接軌的打法和戰術,也要從頭學起。

自2016年起,5Love這個名字重新CS:GO賽場上頻頻出現。除了最初的幾位創始人之外,還有不少女生加入了Vc和Vm的隊伍,這些新人雖然是從CS:GO才入門,卻正處于“黃金年齡”,對游戲的理解程度要比前輩更為先進。

重組后的5Love參加PGL 2016時的合照

疫情以來,Vc和Vm幾乎不再從事臺前工作,而是站在幕后為新人提供支持,從參與者變成了見證者。事實上,她們少有時間顧及戰隊的運營工作,連游戲都很少打,和最近打出成績的女隊或女性選手聯系寥寥。

Vm對她們已然落伍這一點直言不諱:“有粉絲會(在直播間)刷,你們不是什么什么戰隊的嗎?(我想)他可能已經是大叔級別了吧,這個我也是……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?!?/p>

但“大叔輩”的她們依舊秉持著對行業的某種期許:希望女性電子競技項目得到更進一步的認可;希望看到更多的女性選手加入行業,拿到越來越好的名次。

迄今為止,電子競技依舊是由男性主導的行業。在固化的大眾觀念里,“女生仿佛只是陪玩,處在一種錦上添花的地位”。這在她們看來,是“忽略了女生對于賽事的追求和渴望”,無法充分體現女隊的價值。

各大電競項目的女子比賽,仍不如男子比賽專業和正規,邀請賽或表演賽等業余比賽居多,娛樂性要大于競技性,亦無法取得像男子比賽那樣的關注度。

這使得女子戰隊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。因為缺少專業比賽積累經驗,缺少比賽成績,無法吸引投資方注資,組建女隊成了一件賠本賺吆喝的事情。沒人投資,進一步放大了女性選手培訓體系的缺口,使得“菜者恒菜”。

資本通過泛娛樂化的策略扭曲女子電競,顏值,而非實力,悄然間成為衡量女隊實力的標準,“美女戰隊”一詞淪為慣用的宣傳噱頭。

某部電競綜藝的宣傳廣告

女性選手在外沿的商業宣傳活動中占有一定優勢,可這也并不能為她們帶來高于男性選手的平均收入和名氣。

迄今為止的女性選手總收入排行榜

過去一年內的選手收入排行榜,前十名均為男性,圖源Esports Earn

這樣的現象和電競做大后呈現的行業浮躁不無關系。從業外到業內,無論項目性別,人們更重視頂尖電競選手的大名氣和高收入,而非比賽成績?!盀榱巳旮嗟腻X,卻又沒有拿到對應的成績,或者收入和成績不對等,我覺得就會變成國足這樣?!?/p>

二十年前的情況與此截然不同。那時的電競行業沒有多少油水,獎金不高,少有家庭會支持職業選手天天打游戲,來自網吧或企業的戰隊月工資也只有幾百塊。

即便以當時的視角來看,會覺得電競行業沒啥前景,仍有上萬人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與一腔熱血,投入自己的青春年華。在2002年的賽場上,5Love的女生們只是想著要拿到一個說得過去的比賽成績,要帶著這股榮譽感走出國門,要證明女生“適合打游戲”。

Vc和Vm認為,女子電競具有如中國女足一般的發展潛力,因為女子賽事比男子賽事更純粹、更具競技性和體育精神。女隊的經濟來源匱乏和不高的商業化程度,反倒讓她們更注重比賽的成績。

作為自稱的“過來人”,她們覺得自己對這個問題還算看得開。所謂“黃金時期”下的電競從業者其實過得很狼狽,Vc和Vm最后都沒把“電競”放在首位,乖乖完成了學業。

“如果我再年輕個20歲,我肯定就打職業了?!泵鎸θ缃褛呌诜€定和規范的電競產業,她們作為見證者為行業高興,對女子賽事體系的完善也很樂觀,可同時也有著自己的小遺憾。

但就像5Love戰隊為這段過往帶來的一樣,電競對于她們來說也注定不會遠去。所以當被問到當初投身這行的目標是否實現時,她們脫口而出“嗯”,然后補充說:

“女生能實現的東西太多了,這只是其中一個?!?/p>

標簽: 電競行業 女子戰隊 二十年前

   原標題:二十年前,中國第一支電競女隊往事-前沿資訊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
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,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,免费A级毛片,日本被黑人强伦姧出血视频,啪啪啪啪网站